早在1887年,文獻中就曾提到過用石英砂和焦炭的電護法反應制硅酸產品,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已經有了合成硅酸產品。當時,他們主要是用作防毒面具吸附劑,后來,合成硅酸產品由用作干燥凝膠。但合成硅酸產品并未發展到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
第一種沉淀法產品是橡膠工業用的一種粒度略為粗大的硅酸鈣,于1939年以“Silene”的商品名出現于美國市場。一種較細的產品在其商品名稱后附加“EF”,(即極細),從1942年起在市場上出售。同年,第一種氣溶膠類產品Santocelc問世。1948年,在美國市場上出售的一種富含硅酸的硅酸鹽,其商品名叫Hi—sil。歐洲在幾年以后才出現。德國也是從制造硅酸鈣和硅酸鋁開始(Calsil,Silteg AS5)。
第一種純硅酸自1953年起定名為Ultrasil VN3,用VN作類名是為了紀念對發展此類產品有特殊貢獻的H·費爾貝克(Verbeek)和P·瑙羅特(Nauroth)兩人,這類產品,即使是現在也還是使用得最廣泛、最有影響的一種硅酸產品。第一種專門為分散染料部門研制的沉淀法硅酸鋁P820于1962年問世。但是,只有不斷開發出一些新產品、新方法,硅酸產品才能迅速在一些新領域內獲得應用,才能在近半個世紀內一直得以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