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輪胎出口秩序比較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F在是既有輪胎制造企業自行出口,又有貿易公司做輪胎出口生意,有的單位不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辦事,惡意競爭,有的沒有做到物有所值、優質優價,既影響我國輪胎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又容易引起別人說你傾銷。匯編資料中有出口輪胎平均單價排序,如雙錢、米其林、倍耐力、金宇、江蘇韓泰、森泰達排在最前面。
2、有的輪胎出口被國外檢測不合格,主要是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如2011年4月至9月,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對出口到歐盟地區的輪胎進行兩輪樣本采集,對輪胎中多環芳烴油的含量進行測試,10月17日公布了測試結果,被認定不合格的有9種品牌的輪胎,其中中國就占8種(另一種是泰國)。乘用輪胎有3家內資企業,4個規格的品牌不合格;卡車輪胎有3家內資企業、1家外資企業,4個規格品牌不合格。我們輪胎分會接到信息就立即與上述企業領導聯系,提出要高重視并認真研讀歐盟輪胎的相關新法規,尤其是禁止在輪胎中添加超標的多環芳烴油,要積極制定相關應對措施,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輪胎質量和環保性能。
3、在應對輪胎雙反貿易摩擦案件中,有的企業是涉案單位,也不報名參加行業無損害集體抗辯,只想搭順風船。這次哥倫比亞卡客車反傾銷案件涉案企業35家,只有16家企業報名參加行業無損害抗辯應訴。值得表揚的是許多內資和外資大輪胎企業積極參加應訴工作,特別是杭州中策逢案必打,決不放棄市場。
4、宣傳品牌力度不夠,有些輪胎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在國際市場卻沒有什么名氣。
5、輪胎出口貿易摩擦案件不斷增多,輪胎分會整理了《近年外國對中國輪胎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及輪胎特保案例匯總》,從這些案例發生的情況分析看,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我們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出口輪胎檔次不高,有的是沒有做到物有所值。 |